欢迎进入平顶山市石龙区人民政府!

​石龙区开展矿区生态恢复治理 废弃矿山变身“林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6 浏览次数:

12月4日上午,在石龙区高庄街道宋坪村李家庄自然村后山远眺大地水泥厂的废弃采矿坑,侧柏、女贞摇曳生姿,绿意盎然。数名绿化工人正在植绿补绿,一辆装满水的水罐车停靠在矿山旁,园林绿化工人正在用水枪对绿植进行浇水管护作业。

1647036432344101.jpg

该采矿坑原是大地水泥厂的原料厂,已关停多年,是开采遗留的废弃矿山,存在边坡风化、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隐患。为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去年底,石龙区启动采矿坑生态修复工程,委托专业地质队伍对治理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在综合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和边坡稳定性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我们通过清坡工程,对治理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清除;通过客土回覆措施,对治理区内土壤进行重构;通过挖穴种树、撒播草籽、边坡喷播等措施,对治理区进行复绿,通过精细养护逐步修复矿山生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石龙分局副局长余朝辉说。

石龙区因煤而立、依煤而兴,过去长期倚重煤炭企业,矿山开发历时数十载,遗留下大量工矿废弃地,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和地面塌陷区。据统计,在全区6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塌陷区面积达3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9%。此外,小煤矿全部关停后,大量的矿山废弃地上,煤矸石裸露,风一吹,粉煤灰四起,“头顶灰锅盖(空气差)、身缠黑腰带(水脏)”成了对过去石龙区环境的形象描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石龙区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编制完成了生态区建设规划和工矿废弃地综合治理方案,强力实施了青草岭地裂缝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一期)工程,对山高和张庄社区600户群众进行了搬迁安置;实施207国道两侧石龙区段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有效改善了207国道大口子段的地质环境,有效消除了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对地表水体和地表环境的影响。

1647034103940282.jpg

石龙区全面展开村庄拆旧复垦。近年来共启动拆旧复垦点16个,拆除危房9000余间,拆旧复垦通过市局验收的有2500余亩,产生土地指标价值约2. 5亿元,可直接增加村民土地耕种收入200余万元。同时,该区强力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在许坊村、赵岭村近百亩的工矿废弃地上,密密麻麻地种满了梨树、女贞、侧柏等苗木,煞是喜人。“煤矿关停之前,仅我们一个村子就有煤矿180多座,附近村子家家户户白天都要紧闭门窗,早上刚擦的桌子一会儿就是一层煤灰,一到下雨天周边道路泥泞遍地。如今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又回来了。”看着眼前满目翠绿,许坊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民激动不已。

为防止在治理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二次破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开发治理等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的情况,约谈相关负责人,责令其撤离设备、停工整改。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石龙区还采用社会公开招标的造林模式和发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政府以“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高标准造林,使全区荒山绿化率达到98%,通道绿化率达到100%,辖区生态效应逐步显现。东部的花果山沿线、中部的红石山沿线和中西部石龙河沿线的石龙山都已完成植绿补绿、生态修复,它们与已完成绿化的西部青石山、沙石岭和南部的狼洞沟及北部的凤凰山相连接,点线相连后,绿色生态林与发展生态林犹如项链把石龙区的生态建设串联在一起。

据统计,近年来,石龙区累计实施搬迁村拆旧复垦和采煤塌陷区土地整理2900多亩,矿山修复治理300多亩,完成国储林、廊道绿化和山区造林1000余亩。